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科技创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盐田区科技创新局发布时间:2021-03-03

  2020年,区科技创新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产业作为发展的根基,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努力为我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疫情防控,积极助力科技企业复工复产。

  1.强化检查督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以日常督导与重点时间节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成立3个专项小组督促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内部责任机制与管理体系,指导企业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抓好抓实抓细防控措施,确保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2.加强协调保障,助力防疫企业发挥效能。协调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华大基因、安多福消毒高科技公司的产品产业链供应商复工,协调保障安多福抗疫消毒产品原材料采购和运输,协调应急防疫物资供应商为华大基因、安科讯电子供应口罩9.4万只,支持骧腾科技紧急推进口罩临时生产线落地运行。通过多方面保障支持,解决科技企业后顾之忧,保障企业抗疫产品生产工作顺利开展,最大产能供应防疫物资。

  3.做好配套扶持,帮助科技企业共克时艰。发布《盐田区资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研发攻关项目申报指南》,对获得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研发或产业化立项的企业,按照项目获上级资助额的50%给予配套资助,为我区科技企业积极投入抗疫产品研发助力。发布《关于给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减免科技创业园租金的通知》,疫情期间免除盐田科技创业园入驻企业2月、3月及9月租金约为12万元,通过减轻科技企业成本负担,支持企业克服困难。

  (二)聚焦载体平台建设,增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科技创新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融入深圳市“双区”发展创新核心版图,补齐盐田区科技创新短板,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供给和创新源泉。

  1.与知名高校展开合作,高起点建设创新资源研发转化平台。加快推进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两大科研平台建设。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装修工程基本完工,研究院前期工作人员已入驻科技大厦与区科技创业中心合署办公。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加速运转,成功建立项目共建工作小组会议机制,强化项目对接。

  2.利用《盐田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对各级创新平台和载体给予扶持,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创新载体。2020年,辖区共新增各类创新载体6家,包括省级工程中心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工程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1家。截至2020年底,盐田区共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39个,包括国家级3个,省级12个,市级24个。

  (三)聚焦现实发展需求,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根据辖区发展实际,在招商引资上下苦功夫。成功引进18家重点企业在区招商大会上成功签约,占签约总项目数的43.9%。联合健康智谷举办生命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9家企业落户盐田。依托盐田创新创业基地引进4家有望升规企业,预计在2021年实现纳统。

  2.提升经济运行效益。落实区招商稳商“三人小组”工作要求,挂图作战,包企到人,当好辖区科技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收集和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困难,定期掌握企业经营数据指标,做好企业跟踪服务。

  3.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一方面举办专题辅导,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举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辅导会,现场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动态分析跟踪,指导企业开展国高申报,全力提升国高评审通过率。2020年我区申报国高认定企业数量为49家,通过认定36家,通过率超73%。

  (四)聚焦企业需求,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1.发挥扶持资金撬动作用。根据《盐田区产业发展资金管理规定》、《盐田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和《盐田区生命健康产业扶持措施》相关规定,2020年盐田区共资助科技类产业发展资金项目191个,拨付产业发展资金2900余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助推科研项目取得进展。

  2.提升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品牌效应。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深创赛盐田预选赛与深圳创新创业投资大会盐田分会场活动,筛选27个项目进入深创赛市赛,获得二等奖1个,优秀奖7个,3个项目获推进入国赛,进入市赛、国赛项目数量均创新高。我局获得深创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单位奖,获得创投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机构奖。

  3.做好安全应急管理工作。2020年,盐田区科技创新局印发《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严格推进工作部署和计划,深入开展本部门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直接负责管理的公共区域和职责范围内科研院所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由区科技创业中心牵头对区科技创业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园区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五)聚焦科学普及,打造盐田特色科普品牌。

  2020年,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积极举办多场科普活动,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努力提高辖区群众科学素养。积极宣传动员企业和社区人员安装科普中国APP获取防疫科普知识,并利用试点投放社区及学校的科普E站累计播放科普知识967条,广泛传播科普知识。组织开展6场科普活动,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达7965人。通过区首届科普嘉年华活动、“先锋少年,梦想起航”科普活动、珊瑚虫科普讲堂等一系列产业特色明显的科普活动打造了盐田特色科普品牌,为人民群众搭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平台。结合普法工作,组织开展参观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科普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专题宣传普及工作。

  (六)聚焦科技铁军建设,增强科技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2020年,区科技创新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履职能力,努力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科技干部队伍。一是做好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计划》、《“三会一课”计划》、《发展党员计划》和《学习教育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共组织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23次,参加人数156人次,组织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第一议题学习17次,参加人数125人次。抓好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建成支部党员活动室与党建宣传栏。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要求,召开党组会议对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严格落实党内谈话,成功举办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采购纪律教育用书引导干部职工强化政治学习,增强纪律意识,进一步筑牢全局上下反腐倡廉和遵规守纪的思想防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辖区科技创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局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产业兴盐作为首要任务,把创新驱动作为主导战略,抢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以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为目标,从引进和培育两方面入手,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招商稳商工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防控职责,持续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认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依照相关工作指引,加强学习宣传和督导落实,坚持以日常督导与重点节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抓好抓实抓细防控措施,督促企业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防控漏洞排查到位、防控重点加固到位、防控要求落实到位。坚决落实“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的具体部署,持续关注解决企业难题,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成效。

  (二)深化招商引资工作,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依托重大平台,持续导入优质科研项目落地转化。重点依托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在做好先期引进的4个人工智能研究项目落地运行的基础上,强化与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对接联动机制,深挖学校的科技产业资源,引进落地一批市场前景好、转化效果快的项目,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2.打造特色园区,汇聚创新资源。以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为重要抓手,通过支持大百汇生命健康园提容扩建,建设适合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的厂房,加强产业链招商,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将园区打造成为深圳IVD(体外诊断试剂)产业专业化园区。鼓励大百汇集团与专业企业联合建设孵化器,升级改造符合医药类研发生产所需专业场地标准的孵化空间,为辖区生命健康企业提供合同研发生产(CDMO)公共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投融资服务等支持。

  3.聚焦重点片区,引进高端项目。抓住沙保围网撤网契机,全面梳理沙保片区厂房空置情况,主动对接服务业主单位,商洽通过政企合作共建的方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对财税有较高贡献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加速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向盐田聚集。

  4.擦亮盐田科技名片,做好赛事和展会招商工作。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高交会、BT(生物技术和产业)峰会等展会中举办专场推介活动的方式,积极对接引进符合产业导向的大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为盐田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5.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招商工作专业高效。立足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导向,做好产业发展研究,梳理制约产业发展的缺失环节,有针对性的做好项目引进。动态更新在谈项目库,倒排时间,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加快实现优质项目落户盐田。

  (三)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特色科技产业创新区。

  1.优化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按照深圳市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体制机制的要求,补齐我区科研项目落地转化环节的政策缺失要素,对《盐田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开展全面修订,完善盐田创新生态体系。

  2.探索设立科技投资引导基金。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与知名投资机构,或兼具产业载体运营及创投功能的企业合作,优化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资方向、投资决策机制和配套支持政策,探索设立一支专注于对我区初创型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将科技企业引进与投融资支持、产业载体空间分配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招商引资的作用。

  3.实现创新主体培育提质增量。一是推进科技中小企业壮大升规。进一步完善“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扩大产能、拓展市场,加快实现升规纳统。二是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建立完善国高企业培育库,通过一对一的持续跟进辅导,确保国高企业数量上有增长、质量上有提升。三是发挥好盐田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的孵化育成作用,做好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引进,提升科技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科技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队伍建设工作常抓不懈。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严格“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加强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台账,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新党建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党建活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激发组织生活活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成效。以抓党建促发展,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业务工作关系,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科技创新队伍,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相关稿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